讀冊報告-倒風內海
壹、書的基本資料
一、冊名:倒風內海
二、作者:王家祥
作者簡介:高雄是岡山區人,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,為台灣中生帶一位優秀的自然歷史散文作家。使用過的筆名包括雲水、李群等,曾經獲得時報文學獎、聯合報極短篇獎、賴和文學獎與吳濁流文學獎等台灣的文學獎項。曾任台灣時報副刊主編、高雄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會長。業餘從事台灣鄉野生態保育工作。目前專於寫作和繪畫。
三、出版社: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貳、內容介紹:
網路書店的簡介:
本書以四百年前的台灣為時空背景,
以平埔族西拉雅族為主角,敘述一段鄭成功攻台前夕,
發生在荷蘭人殖民台灣西海岸的故事,
透過巫婆的夢兆「災難自海上而來」貫穿全篇,
海洋台灣正式進入海洋殖民史,
逐漸走向弱勢民族被同化的宿命。
(FROM:https://www.taaze.tw/sing.html?pid=11100012921)
書底的簡介:
巨船並不靠岸;他們群集轉移方向,飄入往南洶湧的海流順勢沿著海岸線而下,讓洋流推動前進。巨船們似乎正在找尋可以停泊之處。
「災難自海上而來,降臨在我們身上!」沙喃腦海中又浮現伊尼卜斯(一名女巫)這句陰魂不散的夢兆預言,冥冥之中一抹不祥的感覺掠過心頭……
参、我的心得:
這本書的故事背景是西元1624年的麻豆社,故事描述著一位麻豆社的少年-沙喃從小到大經歷了荷蘭人的統治以及郭懷一事件,到了1662年沙喃已經是麻豆社的長老,面對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,這個漢人即將成為他們的統治者,他們將前往一個未知的未來……
看完這本書我的心中有無限的感慨,雖然我的祖先是從大陸過來的漢人,但是我真的很為原住民打抱不平,明明我們是外來的族群,為什麼他們會逐漸變成一個比較弱勢的族群?這種狀況就像是外來種傷害台灣本土的物種,導致他們絕種一樣,雖然大家知道這個問題但是並沒有拿出什麼積極的態度去面對。
或許是因為我們從以前到現在一直處於被殖民的角色,從荷蘭、鄭氏集團、清朝到日本甚至是中華民國,我們習慣了,習慣這個身為被殖民者的角色,也許有人曾經反抗過,但反抗的後果就是殖民者再做出更激烈的手段讓我們屈服他們,所以不管是身為哪一個時代的台灣人,大家逐漸忘記我們反抗的初衷,甚至忘記我們是被殖民者的身份。後來我們逐漸的融入殖民者的文化(又或者是被強迫接受他們的文化),有些摩登的時代年輕人會以擁有殖民者的特質(說標準的華語、日語)而驕傲,他們漸漸的不喜歡台灣的文化特色,會覺得很俗氣,有時甚至會以擁有台灣文化的特質為恥(例如:台灣國語),我想這就是我們台灣人的可悲之處阿!
這一類的例子還發生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上,例如:許多人對於台語系的成立很不以為然,就我所知,他們認為母語就是跟著媽媽學習的,不需要另外再創一個系,頂多只需要在中文系下設一個「台語」組。我想這些觀念就是以前國民黨執政時所留下的後遺症!
身為一位台語系的學生,不,以身為一個台灣人來看,我們應該要珍惜我們的文化,台語是一個美麗的語言,他不是所謂「俗」的標記,台灣還有許多美好的文化、傳統技藝,我們該做得不是「保存」這些文化而是「傳承」!